Skip to main content

William Klein

威廉·克莱因


威廉·克莱因
1926年4月19日-2022年9月10日

“要做你自己。我更喜欢去看东西,即使它是粗劣笨拙的,看起来不像其他人的作品中那样。”——威廉·克莱因

威廉·克莱因(William Klein,American, New York 1928–2022 Paris)1928年4月19日出生于美国纽约的一个贫穷的犹太移民家庭,14岁进入纽约城市学院学习社会学。二战期间加入美国陆军,随军先后驻扎在德国与法国,后永久定居于法国,2022年9月10日,96岁于巴黎辞世。

他在1954 年和 1955 年在纽约市街头不停的拍照,他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喜欢拍摄中意外的作品——构图不平衡、头被砍掉、模糊、颗粒、耀斑。在他的作品中看到的并不是当时人们所描绘的光鲜亮丽、繁荣昌盛的纽约,而是一些平凡的事物,但正是这些平凡,展现了人们真实的生活


枪,纽约1954   摄影师:威廉·克莱因(William Klein)

1954 年,艺术总监亚历山大·利伯曼 (Alexander Liberman) 邀请克莱因加入《Vogue》杂志。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克莱因成为美国和法国《Vogue》最重要的撰稿人之一。他的一些摄影作品没有追求自然主义,而是追求戏剧性——在蜡像馆里进行一次拍摄,或者屋顶上的一群模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全身镜。

1956 年,他的作品集《纽约的生活很美好,对你也有好处》在法国出版。该书创造了一场名副其实的革命,克莱因打破了媒体的禁忌和传统,开发了一种全新的拍照方式,发明了一种结合黑色幽默、社会批评、讽刺和诗歌的暴力、图形风格。其可以与罗伯特·弗兰克的《美国人》相媲美,成为最有影响力的摄影书。

1963年,克莱因受英国男性杂志《Town》和《电讯周刊》委托前往非洲。从达喀尔到尼日尔再到塞内加尔,克莱因以其大胆而独特的风格拍摄照片。一些图像已出版,但大多数仍以底片和幻灯片形式保存,从未印刷或向公众展示。这些作品在克莱因的巴黎工作室中被重新发现,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来见证克莱因在工作中的动态视野,其强大的风格为他在纽约、罗马、东京和莫斯科的照片带来了赞誉。作为一名街头摄影师,他敏锐地意识到当地和全球种族的复杂权力结构。

他 1956 年出版的书《纽约》清楚地阐述了这座城市的分歧,没有美国出版商愿意触及它。


非洲的经历进一步磨练了他的观点,为他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纪录片提供了素材。克莱因的创作跨足电影圈,并不避讳在作品之中直接批评时政,他曾执导两部剧情长片《Who Are You, Polly Magoo?》(1966)和《Mr. Freedom》(1968),后者更被影评人乔纳森·罗森鲍姆评为“史上最反美的电影”。他的作品被认为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对时尚界采取了矛盾与讽刺的切入方向,并毫不妥协地拒绝了时下一切摄影规则。对广角、长焦镜头、自然光和动态模糊画面的画面成为了他的注册商标,更被尊称为街头摄影之父。

作品


































Raphael and Metro, Paris. 1958.《玛丽-埃莱娜,圣拉斐尔和麦德龙,巴黎》1958年;Gelatin silver print. 明胶银盐;12 3/8 × 12" (31.4 × 30.5 cm);© 2024 William Klein.


Toy Ball, New York. 1955《艾尔莎·麦克斯韦的玩具X,纽约》1955年;Gelatin silver print. 明胶银盐;8 5/8 × 11 15/16" (21.9 × 30.3 cm);© 2024 William Klein.


Nina and Mirrors, New York. 1962.《伊芙琳,伊莎贝拉,尼娜和镜子,纽约》1962年;Gelatin silver print. 明胶银盐;19 5/8 × 15 5/8" (49.8 × 39.7 cm);© 2024 William Klein.


Barbara Mullen, Paris. 1956《芭拉·马伦,巴黎》1956年;Gelatin silver print. 明胶银盐;12 × 9 7/16" (30.5 × 24 cm);© 2024 William Klein.


Boy and Dollar, New York. 1955《男孩和美元,纽约》1955年;Gelatin silver print. 明胶银盐;13 5/8 × 10 3/4" (34.6 × 27.3 cm);© 2024 William Klein.




































观点

威廉·克莱因回忆自己曾经的创作动机时是这样说的,“那阵子摄影的模式就是‘布列松式’,而摄影的字义就是‘客观高雅’、‘顾虑周到’、‘分寸把握’等涵意,我仿要从相反的方向进行,把客观的那一套都抛开。我自己搞出一套法子来,把任何事情都当成独家新闻来拍。”

"我不来自摄影圈,那些摄影规则对我来说没有任何兴趣。我觉得有些事是其他媒介做不到的,比如颗粒、对比度、模糊、消除或夸大灰色调等,这正是我想要的。我特别喜欢使用大广角和长焦镜头,因为这种超现实的体验,更加让我感到刺激。"

在摄影语言逐渐走向精致的时候,克莱因的表达方式却与精致美学截然相反,构图失衡、画面粗糙,强烈的临场带入感使他的作品更加让人着迷,他的摄影也深深影响了包括森山大道在内的一大批摄影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