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毕达哥拉斯的美学观(美是和谐)

Pythagoras(毕达哥拉斯)

美学在西方一开始就是哲学的一个部门,希腊文艺到了公元前五世纪前后,在雅典达到了它的黄金时代,即所谓的伯利克里斯时代,也就是在这个时代,希腊文化由传统思想统治转变为自由批判,由文艺时代转变到哲学时代。

哲学家们既然要注意到社会问题,就势必注意到文艺问题。文艺发展本身也要求理论性的概括就势必注意到美学问题,希腊美学思想发源于毕达哥拉斯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盛行于公元前六世纪,他们都是一些数学家、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当时希腊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还是自然现象,毕达哥拉斯学派以及稍后的赫拉克利特都主要是从自然科学观点去看美学问题的。在自然科学中,当时的哲学家们有一个普遍的意图,就是在自然界杂多现象之中,找出统摄一切的原则或要素。

wallstreat

毕达哥拉斯

毕达哥拉斯学派大多都是数学家,便认为万物最基本的元素是数,认为数是宇宙的本源。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美就是和谐。他们首先从数学和声学的观点去研究音乐的节奏,发现声音的差别都是由发音体各方面数量的差别所决定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把音乐中的和谐推广到建筑、雕刻等其他艺术,探求什么样的数量比例才能产生美的效果,得出了一些经验性的规范,例如在欧洲长久影响的黄金分割,就是这个时候发现的。他们也有时也认为圆球的形状最美。

毕达哥拉斯学派还注意到艺术对人的影响。他们提出两个带有神秘色彩的看法,一个是“小宇宙”。他们认为人体就像天体,都是由数的和谐的原则统辖着,有内在的和谐和外在的和谐,碰到外在的和谐则同声相应,所以欣然契合,因此人才能够爱美和欣赏艺术。

在心理方面内在和谐也可以受到外在和谐的影响,他们把音乐风格大体分为刚柔两种,不同的音乐风格可以在听众中引起相应的心情,甚至引起性格的变化。例如听者性格偏柔,刚的乐调可以使他的心情由柔变刚。艺术可以改变人的性情和性格,所以产生教育的作用。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形式主义的美学思想对柏拉图以及文艺复兴时期,专心钻研形式技巧的艺术家们产生过深刻影响。

Heraclitus(赫拉克利特)

西方早期哲学中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观点的最大代表是赫拉克利特。他的重要著作《论自然》现在仅存一些残篇断简,其中直接涉及美学的不多,他受到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影响,但是放弃了神秘色彩,明确的走向唯物主义的方向。

wallstreat

赫拉克利特

在辩证观点方面,赫拉克利特也认为自然趋向差异对立。协调是从差异对立而不是从类似的东西产生的,结合体是由完整的与不完整的,相同的和相异的,协调的与不协调的因素所形成的。虽然近似毕达哥拉斯学派,但却比他迈进了一大步。

毕达格拉斯学派侧重对立的和谐,赫拉克利特则侧重对立的斗争。他说的很明确:差异的东西相汇合,从不同的因素产生最美的和谐,一切都起源于斗争。侧重和谐就是侧重平衡和静止,侧重斗争就是侧重变化和发展,所以毕达哥拉斯学派把数量关系加以绝对化和固定化,而赫拉克利特则强调世界的不断的变动和更新,他认为一切都在变动中,像流水一样,前水已不是后水,没有人能在同一条河流里插足两次。

赫拉克利特特认为美就不能是绝对永恒的东西,他说:“比起人来最美的猴子也是也是丑的”,这就是美的标准相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