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约瑟夫·寇德卡

Josef Koudelka 约瑟夫·寇德卡

约瑟夫·寇德卡(Josef Koudelka,1938 年 1 月 10 日出生)是捷克裔法国摄影师。他是玛格南图片社成员,曾获得纳达尔奖(1978 年)、法国国家摄影大奖赛(1989 年)、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大奖赛(1991 年)和哈苏基金会国际摄影奖(1992 年)等奖项。他的作品曾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和国际摄影中心、伦敦海沃德画廊、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和巴黎东京宫展出。

“当我抵达一个国度,我一点都不想了解它,我愿意独自行走,去发现、去应对,我不试图理解它。真正的幸福就是醒来、出发、看这世界。”——约瑟夫.寇德卡



Josef Koudelka
约瑟夫·寇德卡
(布列松拍摄)

1956 年,他就读于布拉格捷克技术大学 (ČVUT),1961 年获得工程学学位。同年,他举办了第一次摄影展。后来,他在布拉格和布拉迪斯拉发担任航空工程师。

寇德卡开始接受戏剧杂志的委托,并定期用 Rolleiflex 相机拍摄布拉格剧院 Behind the Gate 的舞台剧。 1967 年,他决定放弃工程师职业,全职从事摄影师工作。

1962 年至 1971 年间,寇德卡游历了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农村、匈牙利、法国和西班牙,拍摄罗姆人。罗姆人过着游牧生活,每年夏天寇德卡都会为了这个项目四处奔波,“背着背包和睡袋,露天睡觉,过着节俭的生活”。

1968 年 8 月,苏联入侵前两天,寇德卡刚从罗马尼亚拍摄罗姆人回来。 他亲眼目睹并记录了华沙条约组织的军队入侵布拉格,镇压了所谓的“布拉格之春”改革。寇德卡的一些底片被偷运出布拉格,送到玛格南图片社,并以 P. P.(布拉格摄影师)的姓名首字母匿名发表在《星期日泰晤士报》杂志上,因为他担心自己和家人遭到报复。

在整个 20 世纪 70 年代和 80 年代,寇德卡通过获得众多资助和奖项维持着他的工作,并继续展出和出版《吉普赛人》(1975 年)和《流亡者》(1988 年)等重大项目。肖恩·奥哈根 (Sean O'Hagan) 于 2011 年在《观察家报》撰文称《吉普赛人》是“纪实摄影的经典之作”。 自 1986 年以来,他一直使用全景相机进行摄影,并于 1999 年在他的著作《混乱》中发表了这些照片的汇编。寇德卡还出版了许多其他作品集,包括 2006 年的回顾集《寇德卡》。

1987 年,寇德卡成为法国公民,并于 1990 年首次返回捷克斯洛伐克。随后,他创作了《黑三角》,记录了波德克鲁什诺霍日地区的荒芜景观。波德克鲁什诺霍日地区位于德国和捷克共和国之间的厄尔士山脉黑三角山麓的西端。

20世纪的众多摄影大师中,寇德卡一直是一个谜一样的人物,独来独往,从不与人交流,从不对自己的照片加以说明,从不谈论自己的摄影观,但他独特的"寇德卡视觉节律"唤起的情绪令无数人膜拜。

《吉普赛人》 (Gypsies)

寇德卡从1962年开始拍摄普赛人,记录了当时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匈牙利、法国和西班牙的吉普赛人的日常生活。《吉普赛人》是对吉普赛文化的证明,也是对吉普赛人离群、独来独往、富于自由生活现实的鲜明记录。1970年寇德卡来到法国,与法国摄影界有“第一图片编辑”之誉的出版人罗贝尔·德尔彼合作,选了1962-1968年拍的吉普赛人照片60张,以《吉唐,旅行的终点》为名于1975年出版,选入的照片主要摄于捷克。同年光圈出版社出了这本书的英文版,就叫《吉普赛人》,现代艺术馆还出了一个特殊的纪念版,这本书成为20世纪下半叶的著名摄影集。

“ 他们虽然是游牧民族但是每年他们会聚集自己的族人回到同一个地方我觉得他们很可怜我因为我不能像他们那样生活 ”

























































《入侵布拉格1968》

968年8月20日晚上,数10万苏联军队和华沙条约其它四国军队,采用突然袭击的方式,一夜之间侵占了捷克斯洛伐克的首都布拉格。年仅30岁、和卡帕一样冒死拍照的寇德卡以相机为武器,迎着坦克和AK-47,拍摄了大量照片。“他冲向俄罗斯人,爬上他们的坦克,无所顾忌地拍摄他们。只要有人要抢他的胶卷,人群就会涌过来,把他保护起来……”在入侵布拉格的7天时间里,年轻勇敢的寇德卡用一台非常简陋的Exakta相机拍摄了5000张照片,详细记录了这一事件。事发一年后,寇德卡拍摄的底片被偷偷运出布拉格,到了玛格南图片社,并被匿名刊登在《星期日泰晤士报》上,落款是“P P”(Prague Photographer,布拉格摄影师)。这些照片后来由寇德卡亲自挑选,汇编成摄影集《入侵布拉格1968》(Invasion Prague 68),成为摄影史上不朽的经典。

寇德卡的作品以扣人心弦的戏剧性与强烈的生命意识而著称,他也从不承认自己是新闻摄影师,但首次拍摄新闻事件布拉格,让他成为了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摄影记者。这是一次完整的事件记录,从多国军队入侵到冲突升级到布拉格民众的各种表现(惊慌、反抗、死亡等)到入侵过后街道上的空荡,完全是一个戏剧化的过程:起因、发展、高潮、结局。因而,《入侵布拉格1968》并非仅仅是新闻摄影,在整体上依然是寇德卡式的戏剧摄影。如果仅仅从单幅作品的艺术性来看,可以称之为经典的并不多(手表、坦克、一位男子一手拎着公文包一手举起砖头砸向坦克等数张而已),有些甚至拍得不好,随手一摁,像卡帕一样,但却因整体的戏剧性、历史性以及完整性而成为现代摄影史上的杰作。



























加入马格南之后(1971)































《混沌》(1999)










观点

“我不自命为知识分子或哲学家。我只是看。” ——寇德卡

 “ 我不会以其他摄影家说些什么来判断他的照片,我是以照片来判断他们而我也希望自己,能受到同样的准则来判断 ”——寇德卡

“我现在所说的有关摄影的探讨是属于现在以及过去的,明天也许就不一定是准确的了,我不希望为其他人立下一些规矩,也不期望自己被任何一个阶段所限制,我的生活以及工作都不断在改变。” ——寇德卡

“ 第一印象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经常是在当时所站的位置先拍下它再说如果情况许可的话,才做任何需要的修正在拍照时,我并不总是用眼睛来瞄准目标如果照片的框框不是很精确那我就会在放大时做剪裁 ” ——寇德卡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