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雷
Man Ray
曼·雷(Emmanuel Radnitzky ,1890年8月27日-1976年11月18日),原名伊曼纽尔·拉德尼茨基,也被称为曼·雷伊,生于美国宾州费城南部,是美国著名达达和现代主义艺术家。曼·雷是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且最全方位的艺术家之一。画家、摄影家、雕刻家、编辑人、导演、诗人、作家,都是他的身份。其创作涵盖摄影、绘画、文学、电影、多媒体等领领域,其中又以摄影作品最为人称道,他挑战并扩张摄影的本质,使用中途曝光(Solarization)、实物投影法(Rayograph)等暗房技巧与实验手法,让摄影成为一种艺术表达形式,广泛地影响了二十世纪后的艺术创作。
曼·雷于1890年8月27日出生于美国费城布鲁克林区一个犹太家庭,父亲原籍俄罗斯,移民美国后以制衣为业,母亲是 芬兰人,他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巴黎摄影界的风云人物。曼·雷去世之后,国际摄影界却没有忘记这位多才多艺的老人。1961年,威尼斯双年摄影展奖给他一块金牌。其中包括1959年在伦敦现代艺术学院、1962年在巴黎、1966年在洛杉矶艺术博物馆,以及1971年到1972年间在欧洲举办的巡回展览。1966年,联邦德国摄影学会给予其文化奖。与此同时,欧美各国不断举办他的个人影展。于1982年在巴黎的 蓬皮杜中心举办过一次规模宏大的曼·雷纪念展,展出了他的300多幅摄影和绘画作品。1988年,在美国国立艺术博物馆举办过曼·雷的生平回顾展。
曼·雷一生有44年居住在法国,巴黎是他主要的创作基地。因此,给人以“法国人”的错觉。确切地说,他是一个在法国进行艺术创作的美国人。曼·雷1908年到1912年先后在纽约的国家设计学校(NationalSchoolofDesign)以及FranciscoFerrerSocialCenter学习各种不同的艺术表现观念和技法。1911年起他开始了绘画和雕刻的创作,他不但是美国第一批的抽象画家之一,也和当时欧陆的前卫艺术接触频繁。1915年他开始转向尝试摄影艺术,并且同时还身兼摄影、电影以及绘画的工作。他更是1917年纽约达达(Dada)艺术的奠基者,直到1921年他搬离纽约前往巴黎,从此以后毕生主要的工作均以摄影为主,有人因此把他归类于超现实主义(Surrealism )的摄影大师,但是以Man Ray毕生的成就和散发的艺术气质而言,远远超越超现实主义的范畴。1940年德军入侵巴黎,Man Ray搬回美国好莱坞并从事摄影教职直到1951年重返巴黎,直到1976年与世长辞。

Man Ray
1890-1976
曼·雷是超现实主义摄影的代表人物之一,美国唯一的达达主义奠基人,实验派摄影师,他总在不断地革新摄影技术和观念。曼雷早期的作品以绘画及拼贴为主,不过他在帮其他艺术家拍摄作品的过程中,发展出用摄影来进行创作的倾向。1921年曼雷来到巴黎,正式以摄影为谋生工具,同时也开始他最重要的人像作品系列。这改变了曼雷生活和艺术道路,同时也对摄影艺术的发展历程产生了巨大影响。
曼·雷还是“物影摄影”或称“光束图像”的发明人之一。也是由于暗房的失误,当灯光打开时的,没有被收好的感光纸在灯光下开始改变颜色,而压在感光纸上面物体的形状开始在感光纸上显露出来。曼雷利用这一发现,使用平面或立体的物体进行不同的组合,把虚幻的和真实的,偶然的和必然的拼凑在一起,创作出了一批极具鼓动性的、与众不同的作品。
曼雷说:“与其拍摄一个东西,不如拍摄一个意念;与其拍摄一个意念,不如拍摄一个梦幻。”曼雷通过自己的努力拓展了摄影艺术所能达到的领域,并使摄影艺术与其它视觉艺术获得高度融合。
《眼泪》(Les Larmes)(1932)

这是曼·雷一系列创作中最负盛名的一幅代表作之一。照片流着泪水的眼睛表达了强烈而神秘的情感。起初是曼·雷在1930年至1932年间创作的黑白广告照片。该图像发表在1935年12月的艺术杂志《Minotaure》上,1934年将照片裁切作为一件作品展示。1932年,曼·雷让法国模特Lydie摆姿势,在脸部添加了甘油的小珍珠,模拟眼泪。后来,他重新构思了这张照片,并将其出版在一本书中,将这张照片变成了一件作品,Lydie就像电影中沉默的银幕画面,演员的情感表情一样,这位女士悲伤的向上目光和睫毛膏包裹着睫毛似乎是为了唤起对爱人的思念之情。
《安格尔小提琴》

《安格尔小提琴》(Le Violon d'Ingres)(1924)是曼·雷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是20世纪艺术中最知名的图像之一。照片中吉吉裸露的背上用墨汁画了两个小提琴的S孔,这张后来成为超现实主义标志的作品,对应了安格尔的《瓦平松的浴女》。背部的自然曲线类似于小提琴,在女性身体和乐器之间创造了一种大胆的并置。小提琴d’Ingres一词从字面上翻译为“Ingres的小提琴”,指的是伟大的19世纪法国艺术家Jean-Auguste-Dominique Ingres(1780-1867)。曼·雷认为摄影是他的小提琴,一种他用来记录自己作品和生活的媒介。
《黑与白》

Kiki de Montparnasse

李·米勒

《趣味场》
1922年,曼·雷发布了摄影集《趣味场》(Les champs délicieux)(1922),书中有他12张早期“雷氏 摄影”作品。曼·雷的好友、达达主义运动创始人特里斯唐·查拉(Tristan Tzara)为该书作序。
一幅典型的“Rayograph”由黑色背景和一系列白色的形状组成。其中有些物品一目了然,如手枪、钥匙或拉长的弹簧等。另一些则更为抽象和神秘,无论是否容易被第一眼识别出,这些日常物品似乎已经与它们的日常意义分离开来,并被重新定位为各种抽象构图的组成部分,让人产生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印象。
为了达到某种平衡感,每幅 Rayograph 的构图似乎都经过了精心设计。突出显示一个或两个中心物体的构图,如以对角线构图呈现的弹簧。这些精心的安排暗示了 Rayograph 中立外观表象下主观性和艺术意图的存在。这本影集在巴黎前卫艺术圈内为曼·雷赢得了许多赞誉。






肖像作品

Peggy Guggenheim,1925 佩吉·古根海姆》

Marcel Duchamp,1919 《马塞尔·杜尚》

Salvador Dali,1925 《萨尔瓦多·达利》

Pablo Picasso,1932 《巴勃罗·毕加索》

Coco Chanel,1935 《可可·香奈儿 》

《波尔克斯》







其他
























观点
曼·雷说过:“我想表达自己,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他一生都在努力拥抱新的艺术风格和发明新的艺术形式。达达主义的奠基人、超现实主义的开创者、世界第一个艺术摄影家,画家、诗人、雕塑家,这一串光彩夺目的头衔体现了他的追求和雄心。虽然人们更喜欢谈论他的恋情,关注他和杜尚等艺术家一生的友谊,但对于曼·雷来说,一句话可能更符合他的动机:“与其拍摄一个东西,不如拍摄一个意念;与其拍摄一个意念,不如拍摄一个梦幻。”
我拍我不希望画的,画我不能拍的。 ——曼·雷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